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之一,也是PPP模式的重要方向。最近,PPP模式被命名为许多地方出台的一揽子稳定经济政策和措施,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提高基建投资的有效性,需要创新投融资方式。运用PPP模式可以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更好地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优化基础设施供给中的关键作用。
从已公布的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来看,安徽省提出以PPP模式支持地下共同沟建设,力争今明两年开工建设100km地下共同沟。加快有效投资,分行业编制实施重大民间投资项目目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等领域项目建设。河北省提出,大力有序推进“十四五”重大项目实施,创新PPP投融资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和省重大项目。
国家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截至2022年4月,已入库PPP项目10304个,投资额16.4万亿元;累计签约落地项目7835个,投资12.9万亿元,落地率78.7%;累计开工建设项目5102个,完成投资8.3万亿元,开工率50.6%。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PPP模式的主要应用领域。库投资前五位分别是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城市综合开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占总投资的80%以上。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白岩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企稳经济的关键阶段,充分发挥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水利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利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旦这些项目完成,它们可以长期有益于国民经济。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项目通常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仅靠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或债券融资无法顺利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可以扩大其投资领域,降低其投资风险,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白岩峰说。
根据多地PPP项目“施工图”,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给予了重点支持。5月,重庆市发改委发布《2022年重庆市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重点项目》显示,此次面向社会资本发布了24个前期工作成熟、投资需求旺盛的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总投资1529.33亿元,其中拟引进1420.35亿元。项目涵盖高速公路、重大水利工程、生态环保、市政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领域。
近日,黑龙江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了七大交通项目实施方案、投资协议和合同文件,为重大项目早日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7个项目建设里程超过400公里,涉及总投资460亿元。
刘向东表示,与财政资金相比,社会资本追求更高的合理投资回报,因此需要进一步梳理PPP项目,拓展项目空间。除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外,还可以拓展到新型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城乡数字化一体化、物流供应链枢纽等领域,从而有效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中长期基础设施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包括政府购买服务等激励措施,为社会资本获取合理投资回报创造有利条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